中国白兰地产业崛起:一杯酒解千年粮忧 ——专家呼吁以果酒替代粮食酒,助力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持续蔓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酒类消费国,正探索一条以果酒产业革新推动粮食安全的创新路径。多位专家及产业界人士指出:大力发展白兰地产业,不仅有助于减少粮食消耗,更将重塑中华酒文化自信,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突破

粮食危机下的“中国方案”​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仍有17亿人面临粮食短缺,而中国虽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却因人口基数庞大,每年需进口约1-1.5亿吨粮食,占国内需求80%。更严峻的是,传统白酒产业消耗大量粮食——仅2023年,中国白酒产量就达300亿公斤,按“三斤粮出一斤酒”计算,全年消耗粮食超900万吨。在此背景下,以水果为原料的白兰地,成为替代粮食酒的理想选择

据查证,白兰地起源于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已记载“葡萄烧酒”(即白兰地)的酿造工艺,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亦证实中国为白兰地“第一故乡”。与白酒依赖高粱、小麦等谷物不同,白兰地以葡萄、苹果、荔枝等水果为原料,且葡萄种植可利用山地、丘陵等非耕地资源,副产品葡萄渣还可转化为饲料,形成农业循环产业链。若将部分白酒消费转向白兰地,理论上每年可节省超1000万吨粮食,相当于多个省份全年粮食产量。

政策扶持与产业布局

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2019)》已将白兰地列为重点发展品类,提出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国产中高端白兰地品质,打造具有收藏价值的顶级产品。2023年7月,文旅部主管的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白兰地龙头企业广东领亿来集团,成立“白兰地‘第一故乡’推广专项办公室”,旨在向全球传递中国白兰地的文化溯源与产业价值。

企业层面,领亿来集团首任董事长许恩诚表示,广义白兰地涵盖苹果、荔枝、樱桃等多种水果蒸馏酒,中国地大物博,具备开发特色水果白兰地的天然优势。目前,国产白兰地市场年增速超10%,消费者对果香型烈酒的接受度持续攀升。

文化赋能与全球机遇

白兰地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文旅部主管-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伍飞指出,复兴白兰地产业可增强文化自信,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作为酒类发明者的历史地位。从健康角度看,白兰地含抗氧化物质,兼具药用价值,欧美将其列为治疗心绞痛、流感的处方药。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白兰地出口潜力巨大。全球白兰地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中国当前份额仅3%,若提升至10%,预计年创汇超50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白兰地有望以文化为纽带,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消费市场。

结语

从敦煌壁画中的葡萄纹饰,到明代《本草纲目》的记载,白兰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粮食安全与文化复兴的双重使命下,中国白兰地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正如专家所言:“一杯白兰地,解的是粮忧,传的是文化,赢的是未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或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https://www.brandy.net.cn/5908.html

(1)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